辜渝傧

13037102709

027-87870986

新闻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动态 >

专业点数量首次缩减!2025全国高职院校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开设情况统计出炉!

发布者:    布时间:2025-04-18 11:28:59    点击量:

近日,全国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管理与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公布了2025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本期推送的是第四篇“2025年全国高职院校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开设情况统计”。

往期文章推荐:

“新双高”+新质生产力双轮驱动人才培养|2025全国高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名单揭晓

最新!2025年全国高职院校大数据技术专业新增名单出炉!

最新!2025年全国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新增名单出炉!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高职院校在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的布局上经历了显著的变化。根据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4月9日,全国高职院校成功备案的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点共352个(学制覆盖2年、3年及5年),相比2024年的361个减少了9个。这一变化反映了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在高职教育领域的动态调整和优化趋势。


一、十年增长曲线:从技术萌芽到规模化扩张

回溯专业发展历程,随着2015年《国务院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等政策出台,拉开了职业教育对接新兴产业的序幕。从2016年至2024年的数据来看,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点的数量经历了从快速增长到逐步稳定的阶段。2016年,该专业仅有50个备案点,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兴起和国家对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视,专业点数量逐年增加,2017-2024 年专业点数量以年均 25% 的速度增长,2024 年达到 361 个的峰值。

 

这种爆发式增长背后是明确的产业支撑:据工信部统计,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已从2017年的69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6180亿元,复合增长率达37.8%。人才缺口峰值时期,仅云计算工程师岗位缺口就超过50万人,直接推动教育端快速布局。

二、2025专业点首次缩减标志专业建设内涵升级

2025 年专业点数量的小幅回落(较峰值下降 2.5%),并非产业需求萎缩,而是职业教育主动优化的结果。教育部《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明确要求 “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各地教育部门通过撤销重复设置、整合资源分散的专业点,推动优质资源向办学基础好、校企合作紧密的院校集中。

产业技术迭代也促使专业内涵重构。随着云计算向混合云、边缘计算、Serverless 架构演进,传统以虚拟机管理、公有云部署为主的课程体系,正在向云原生开发、智能运维、数据中台等方向升级。部分院校通过 “撤销旧专业点 + 申报新方向” 的方式,将云计算专业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形成 “云数智” 一体化培养方案。这种调整看似减少了专业点数量,实则通过课程重构提升了人才培养的适配性。

三、专业备案数量分布:东部地区占据主导,中西部地区相对薄弱

从备案数量的区域分布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依然是“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备案的主力军。其中,河南省以33所备案院校位居全国第一,广东省以26所紧随其后,江苏省以30所位列第三;相比之下,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备案数量则相对较少。例如,北京仅有2所院校备案,上海仅1所,而吉林、黑龙江、甘肃、宁夏等省份的备案数量均未超过5所。

2025年全国高职院校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院校分布范围
 

四、专业调整图谱:区域战略与产业适配的深层博弈

2025年,全国共有316所高职院校成功备案“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相比2024年减少了12所。这表明,在云计算人才培养方面,全国各高职院校正在进行一系列的调整与优化。

在众多省份中,浙江、贵州和新疆三地的高职院校选择继续增设“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显示了这些地区对于培养云计算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持续重视以及对行业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此举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本地云计算技术水平,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与此同时,山西、辽宁、安徽等10个省份的部分高职院校则选择了撤销“云计算技术应用”专业。这种调整可能源于多方面的考虑,包括但不限于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以及学校自身的战略规划等。

此外,天津、河北、江苏等地展现出差异化发展格局,呈现出“有增有减” 的现象。这些地区的院校在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时,采取了更加灵活和动态的策略来调整专业设置,以更好地适应市场和技术发展的需求。

 

专业点数量的首次缩减,不是增长的终结,而是职业教育主动适应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当 “数量扩张” 转向 “质量深耕”,当 “粗放设置” 变为 “精准对接”,中国职业教育正以专业动态调整为支点,撬动产教融合的深度变革,为云计算产业输送更多 “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的技术技能人才。这或许预示着,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正从 “量的积累” 迈向 “质的飞跃” 的新阶段。

高职院校需要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完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院校还应关注云计算技术与其他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的融合趋势,探索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行业输送更多适应性强、创新力高的技术技能人才。


上一篇:最新!2025年全国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新增名单出炉!

下一篇:最后一页